2014年,我校认真落实“科研支撑教学,科研服务地方,科研彰显特色”的科研工作总体思路,加强基础研究,强化应用研究,在学科平台建设、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获奖等方面实现了的重大突破,产学研合作与高层次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,科研水平不断提高。
一是科研立项创新高。本年度获准立项各级各类课题206项,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,省部级项目62项,地市厅局级科研课题92项;科研经费达到1106.59万元;获准国家专利13项;全校教师共发表各级各类专业学术论文1093篇,其中:SCI期刊文章16篇、EI期刊文章47篇、核心1期刊文章73篇、核心2期刊文章172篇;教师出版学术专著5部,主编或参编教材43部,资助专著出版1部;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、地市厅局级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3项。
二是实验室实现“零”突破。“表面工程与再制造实验室”顺利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评审,获批为省级重点实验室,实现了我校“省级重点实验室”建设“零”的突破;软件学院“移动电子商务工程实验室”成功获市发改委建设立项,实现了我校市级工程实验室项目“零”的突破,并依托市级工程实验室,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与企业合作的体系,研发了校园点名APP、校园迎新APP、文理商圈APP等平台项目。
三是强化政产学研合作。与西安“五区一港两基地”和三大国企召开了政校合作论坛;与市城乡统筹办公室、市旅游局合作成立了西安旅游发展研究中心、西安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中心,新建产学研基地9个;与曲江新区管委会、市秦岭办共同组织编撰了《秦岭四库》和《西安秦岭山水志》,完成了市水务局秦岭北麓水源保护利用研究横向课题;与市发改委、市旅游局、市水务局、曲江新区管委会、市秦岭办、市统筹办等政府部门开展横向课题合作,引进横向课题资源,本年度共立横向课题33项,项目到账经费450余万元。
四是完善科研管理机制。召开第三届科技工作会,总结了第二届科技工作会议以来的科研工作,颁发了2013年度科研奖励,制定了《西安文理学院产学研基地建设管理办法》、《西安文理学院横向课题管理办法》、《西安文理学院科研成果管理办法》等制度,并结合我校实际修订和完善了《西安文理学院科研(成果)奖励办法》,进一步规范了科研管理,完善了科研激励机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