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术报告
官网首页 > 学术报告 > 正文

国学双语的国际形势和范式革命

发布时间:2019-04-15    来源:外国语学院     点击数:

报告时间:4月15日下午4:00 报告地点:弘文楼H0219

内容提纲:

中华经典著作外译始自明朝末年,译者多是西方汉学家、外交家和教会人士。到了清朝末年出现了一些华人译者。在中华文化复兴的当下,西方汉学家在汉学这一学科之下继续从事翻译工作,而一批国内学者也承担起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任,致力于中华文化的翻译与传播。翻译的难点集中于哲学和诗歌翻译,就诗歌翻译方法而言,早期西方译者多采用韵译,现在主要是散译;大部分中国译者执着于韵译,小部分求诸散译;就由谁来译而言,西方译者反对中国译者从事经典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,更反对中国学者韵译。方法论和翻译主体是争论的焦点。回顾现有的翻译作品,质量很不理想,中华文化的神采被遮蔽——远游的诗神是一个蒙灰的形象,而中国哲学在西方更是被误解、被取消。中华文化在译文中被不断消解,翻译缺失呼唤翻译的范式革命。所谓范式革命,不是译文质量的常规性提高,而是方法论的飞升,即纵贯形上和形下以形式为节点重构翻译的结构、廓清翻译的机制,从死文字转向活文学,投胎转世,臻于化境。

报告人简介:

赵彦春,中国国学双语研究会执行会长、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、上海大学教授、上海大学中国文化翻译研究中心主任,是北京语言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。曾任《现代外语》副主编、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言研究所所长,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。天津市特聘教授,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,北京语言大学教授,北京语言大学中华典籍翻译研究中心主任,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。

关闭